非物质文化遗产

非物质文化遗产之桂林傩舞

2020年7月30日 15:38

    桂林傩舞有悠久的历史,宋代在桂林任通判的周去非在 《岭外代答》中就描写了当时的傩舞情形,明朝文人曹学佺也曾有“箫鼓沸中秋”的描写,可见当时中秋桂林傩舞的风气之盛。桂林傩舞伴随历史的发展和“随军屯田”的百姓变为当地村民的角色转变,由军傩演变为乡人傩,成为与农耕文化紧密结合的民俗活动。

  每逢民间还大花良愿,鸿门大愿,庆中秋民俗活动、十月香庆丰收、盘王节(罢稿节)等祭祀活动都举行傩祭仪式,在三天三夜的跳神活动中,要把三十六神、七十二相一一跳遍,才能了却心愿。

  桂林傩舞面具制作极讲究突出形象性,雕工精细,不仅雕出了面肌、五官,还雕以各种头饰。还要根据各神的性格,绘上不同的色彩,或一神几相,用几种面具深化人物的性格,雕刻手法都极为夸张,让人过目难忘。而且面具是跳神老艺人的珍爱之物,面具制作极讲究突出形象性,雕工精细,不仅雕出了面肌、五官,还雕以各种头饰。头饰或冠、或巾、或须、或髻。还要根据各神的性格,绘上不同的色彩,或一神几相,用几种面具深化人物的性格。老艺人所制面具之刀斩斧凿的界位、清爽明晰的线条、色彩鲜明的层次、刀锋犀利的勾勒,极富民间艺术的特征,使面具图案既严谨又生动,表现出很高的艺术造诣。